环境系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教学沙龙

发布时间:2023-11-22  浏览次数:12

       10月21日下午,环境系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第二次教学沙龙。研究生课程思政标杆课的任课教师陈莹教授、李洪静副教授分别介绍课程情况。环境系教指委成员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成员共10人参加会议。

       在开场白部分,环境系副系主任马臻说,环境系今年获批研究生课程思政标杆课3门,应发挥课程思政标杆课的引领示范作用。已经入选的校级课程思政标杆课要持续提高教学水平、优化教学设计,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也要多思考教学、多参加交流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。

       在分享环节,陈莹介绍了“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变化”研究生课的建设。

       在简介了课程内容、课程特色、教学目标之后,她梳理了课程思政方向、课程思政内容、具体的教学案例,并讲解了“以学为中心”的教学方式,即充分使用微信群、问卷星、手机等,加强互动式教学。这门课获批bat365手机版app2022年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,并在2023年入选bat365手机版app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标杆课。

       参加沙龙的老师针对成绩评定方式、班级与小组的组成人数、小组讨论的组织形式、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、课程的后续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。

       李洪静介绍了“水处理理论与设计”研究生课的建设。该课程以“学”为中心,培养具有“复旦范儿(底气足、能力强、站位高)”的研究生。任课教师采用“启发互动式”教学方法,用环保领域榜样的例子鼓舞学生,还采用“体验式场景”教学模式,受到研究生的欢迎。课程教学案例“绘制新时代中国的水处理设计蓝图”入选《bat365手机版app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00》。课程获批bat365手机版app2022年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,并在2023年入选bat365手机版app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标杆课程。

       参加沙龙的老师针对报告的内容组织、修读学生的组成、课程评价、师生课堂互动、学生学习成效等展开讨论。

       马臻对两位老师的报告展开点评,并简要介绍了自己申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经验,指出需要加强平时的梳理和积累。

       与会教师逐一介绍了自己讲授的课程以及承担的课程思政研究课题,并提出今后的工作设想。

       环境系教学沙龙是教师探讨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、教学研究、教学难点的常态化设置,也是落实“三集三提”的重要载体。今后,教学沙龙还将围绕课程思政、教材撰写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、野外实习等专题持续开展。

供稿:教学科研学科办公室

编辑:李博海

审核:马臻